2007年3月,
我邀請Bloomberg News (彭博新聞社)
全球總編輯Matt Winkler
首次正式拜訪台灣,
並安排他一起專訪行政院長蘇貞昌,
以及央行總裁彭淮南
(當時他九年任內唯一專訪),
及金管會主委胡勝正,
Winkler大樂,
終於同意提拔我到亞洲總部的香港
(之前高層認定,
我待在台灣最符合Bloomberg的利益)
不過,
我說,
要等我完成台灣2008年的總統大選的採訪。
(智明從2004年10月起,
任職Bloomberg (彭博新聞社)
台灣分社社長,
直到2008年7月赴香港。)
專訪當時最紅的候選人,
馬英九是絕對必要的,
而我早在數月前就已經準備了。
我台大法律系同班同學,
是馬先生的重要幕僚,
而且我在2007年時也專訪過他,
所以本來我覺得這次也不會有問題。
沒想到意外的艱難。
經過十數次的溝通,
我的同學才告訴我,
他早已向馬團隊建議馬接受我的專訪,
然而,決定權落在國際組,
馮寄台主任手中,
因此我全力跟馮溝通,爭取專訪。
在經過至少30次書面或電話申請後,
馮還是堅持最後兩個月的競選期間,
「以選票為重,媒體專訪不考慮」。
“I won’t take no for an answer,”
我堅定的告訴自己。
我不停嘗試想說服馮,
說Bloomberg是多麼重要的媒體,
沒想到他說:
「James,不要唬我了,
我當過中央通訊社總編輯。
Bloomberg雖然重要,
會比讀賣新聞大嗎?
許多重要國際媒體,
包括讀賣都要專訪馬先生,
但是No就是No。」
馮是重要決策人物(之後任駐日大使),
所以我沒有立刻反駁他。
不過,讀賣再大,
也只是日文刊物,
不能視為真正的國際媒體,
而Bloomberg是世界最大的通訊社,
讀者多為掌握世界財經大權的菁英。
我仍舊竭力爭取,
馮終於鬆口,
願意給我5分鐘,
在某個競選活動中,
馬先生會停下來接受我問兩個問題。
我說:「不行,
我不能讓Bloomberg,
由香港飛來一個團隊,
而只能採訪5分鐘。」
馮說:「不要就拉倒。」
我們真是立場不同。
怎麼辦?
我要認輸了嗎?
「No. Never!」我對自己說。
剛好在3月22日大選前約二週時,
馬先生召開了,
一個與外國使節與國際媒體的茶會,
「天助我也!」(我心中大叫),
我立刻抓住了與馬先生,
有單獨面對面的機會,
在他剛跟幾位,
外國駐台大使打過招呼的空檔,
我說:「學長
(馬先生台大法律高我八屆),
台灣向來被國際社會隔離,
低估了,您同意嗎?」他說是的。
「您現在,
有機會對台灣做個很大的貢獻。」
他說:「我該如何做?」
我說:「很簡單,
只要挑選一個或二家重要國際媒體,
如Bloomberg,接受專訪,
替台灣發聲。
平時,即使學長想說什麼,
國際媒體也不一定會全部買單。
但大選時,您是全世界的焦點。」
他點頭稱是。
於是,
我立刻把馮主任帶到馬先生前說:
“老闆同意了”,
因而敲定於3月14日,選前8天,
智明成為唯一媒體,
在選前最後一個月,
專訪到馬先生者。
3月14日當天,
馬先生在主持完[中國反分裂法]三週年,
的記者會後,
走到1樓的咖啡廳做專訪,
在數十位國安局特勤人員層層保護下,
數十位中外媒體同業,
眼睜睜的在20公尺外,
見證我及彭博團隊專訪馬先生。
八天後,馬先生變成馬總統。